【有雷推薦】《人類之子》(Children of Men)

筆名:鮑伊看電影

評分:8/10

IG:@Ziggystardustagram

孩子再也無法降臨在這個世界上,而Theo Faron成為了護送奇蹟般受孕的Kee前往人類救援計劃的使者。此刻,世界上最年輕的人類是18歲,如今Kee的孩子成為了全世界都想擁有的財產,擁有它就宛若擁有魔戒。

 

在社會壓力緊繃時,保護主義、民族主義的幽魂籠罩,英國政府為安內攘外,將非法移民視為一切亂源,並且將激進的移工權益組織FISHES假定為一切秩序的亂源,將爆炸、暴動栽贓於此。電影中的政府是印象扁平的、宛若歐威爾筆下的《1984》中的老大哥,全然地惡,不知有何德政。《人類之子》底下的世界亦是無政府狀態,人是其他人的狼,不應該輕易相信彼此,身旁的人隨時都可能一槍將你斃命。這個設定使得《人類之子》的觀影經驗相當驚悚,因為好人不會總是好人,TheoKee的安全並不能被確保,而信任如何可能?秩序如何可能?

 

正因平時的道德倫理失靈,《人類之子》中的各個角色並不因為他們所屬的陣營而有絕對評價,決定他們性格評價的因素在於,在可以輕易選擇惡的時候,他們是否走向阻力極大的那條善路。引人動容的是那些人性顯露光輝的橋段,在耳聞嬰兒哭聲之時,不抱權力政治鬥爭目的之心,而是無差別地愛這樣的奇蹟、愛這樣的嬰兒與母親。當倫理失效,或許人跟人相處就只需要一絲絲的人性。

隨著人類對科技、自然的掌控度激增,我們日漸無法想像:人類有朝一日會對自然生物狀態束手無策,我們是萬能且無敵,這樣的信念是無庸置疑。《人類之子》中的情節聽來過於聳動,並且像是杞人憂天。

 

電影並未將重點放在為何人類生不出孩子這一件事,然而人類再也生不出小孩的概念,令人想到為了地球、環保而絕育、減少人口的理念。此等想法在影史中無獨有偶,與《牧師最後的誘惑》(First Reformed)有隔代呼應的態勢,該片中憂鬱至極的男主角因環保信念,認為把未婚妻腹中的孩子生下來不是件應該的事。此理念也同時體現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之中,大魔王薩諾斯提出了為了全體物種福祉將物種總數隨機全數減半的概念。基於同樣的目的,在《金牌特務》中有更細緻的篩選機制:將下層階級的人滅絕的計畫,好讓經篩選剩下的有錢人種可以過得好。

 

或許相同的悲慘世界不會以這樣的開端引發,但攸關人口總數的爭議未來未必不會發生,可能是基於日益極端的階級不平等、種族主義、保護主義,掌權者對於人口總數的科學論述可能改變,屆時減少人口也可能成為流行學說。這樣的未來並非不可能,納粹即是一例,以科學的大旗遂行人種優化的惡劣行徑。屆時,一切都只攸關權力,擁有權力者即擁有話語權、決策權。

 

人類的命運未定,我們也只能持續顛頗匍匐。

*本文為傳訊時代多媒體邀稿,文字版權為本人及傳訊共同擁有,非經同意不得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