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雷】 《愛侶》愛情中的伴侶,攜手談場體制下的愛情。

Outer

8 / 10 分

IG:Outer_MovieTheater

部落格:Outer_MovieTheater

故事改編自1967年美國最高法院對《洛文夫婦控訴維吉尼亞州案》的裁決,種族之間的聯姻在維吉尼亞州是違法的,隨著民權的覺起,他們要為彼此的愛坑爭到底。

 

改編過去美國對於膚色差異有歧視的電影非常多,但大多都是以熱血的抗爭作為故事的內容,較少將情感的元素放為主軸說故事。《愛侶》正是一部這樣的電影,男主角理察與女主角蜜德莉,因為膚色的不同結婚不受州法律的認可甚至違法,判定他們必須要離開維吉尼亞州二十五年不得回來,但只是因為「愛」就得付出如此大的代價?為什麼兩個人的相愛得受到整個州的認同,甚至以當時的人文背景得受到全美國人的認同才能夠結婚,這樣的思想在蜜德莉心中慢慢發酵。一通來自美國公民自由協會的電話,燃起了他們對於回到家鄉生活的想法,一場掀起全美國的民權運動,也開啟了他們爭奪「愛」的自由。

 

我非常推薦這部片的原因,在於它說故事的角度。一般來說在這主題的電影當中白人與黑人之間是互相衝突的,黑人受不了白人的欺壓而走上街頭爭取權益,但這部片白人與黑人的衝突似乎不是最重要的概念,體制下對於「愛」的扭曲才是最重要的。片中他們被舉發結婚並住在一起,並沒有透露出舉發的人是誰,可能是白人,也可能是黑人,沒有清楚交代究竟是誰通報警方的,但在人人的心中都存在一把屬於道德的尺。李察雖是白人,但同樣成為體制中不合理的受害者,愛的扭曲,在於彼此相愛竟成了犯法的事情。需要透過抗爭才能像一般人一樣自由,還得透過在報章雜誌及媒體上來告訴全美國的人民我們相愛是正確且合法的。這正是《愛侶》不同於其他類型電影的地方,並不是所有的白人都因為受到法律的庇護而活得更好,少數用正常眼光看待這世界的人竟成了受害者。

前面說到,這是一部關於「愛」的電影,看著理察與蜜德莉從相愛,到被逮捕只能頭低低不卑不吭的離開自己的家鄉,理由是因為彼此相「愛」,接下來所有的反彈都來自於想回家的蜜德莉,反而是理察完全不想在這件事情上下功夫,諷刺的是黑人永遠都是抗爭的一方,白人則是順著法律的另一方,但也凸顯了理察對於蜜德莉的愛是如此偉大,好幾次他受到了威脅,旁人的閒言閒語,但他從來沒有一絲想放棄的念頭,愛很簡單,但那年代愛的背後太不簡單,在種族的不平等下要相愛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電影整體非常平淡,對於「愛」的細細品嚐可是電影最可口的地方。沒有刻意灑狗血賺人熱淚,也沒有殘酷的生離死別,看著一對相愛的人面臨種種問題並一一解決,最終在律師團及聲援人民的努力下,聯邦政府認為這件事情在法律上的確違憲了,他們倆成功回到維吉尼亞州,理察則開始蓋起兩個人愛的房子,一個完美的結局。

 

《愛侶》不需要太期待能看到什麼抗爭下的黑暗面,有的都是「愛」面臨考樣之時不斷變化的模樣,滿滿的愛有時會令人沮喪,有時候會令人感到畏懼,但在他倆之間跨越了種族間的隔閡,放下外界的成見彼此牽著手面對一切,你能感受到愛,卻是一股夾帶著些許無奈的真摯情感,如此這般。

 

*本文為傳訊時代多媒體邀稿,文字版權為本人及傳訊共同擁有,非經同意不得轉載使用

*圖片均轉載自 IM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