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雷 x 推薦】《亨利的筆記》-比起暴力更嚴重的殘忍,是視若無睹的冷漠

筆名: Esther艾斯特
Instagram : movie_record
推薦分數:7.5/10

主角亨利是個11歲的天才兒童,和媽媽與弟弟彼得一同住在郊區的小鎮裡。某日,亨利意外在深夜裡透過窗戶看見鄰居女孩遭受繼父虐待,因而決定在筆記本內寫下縝密計畫,希望能為女孩報仇。亨利在完成計畫後,將筆記本交給弟弟,請他在自己病逝後轉交給媽媽。因兒子逝世而傷心欲絕的媽媽,在收到筆記本之後,決定代替兒子完成這個不為人知的謀殺計畫…

「暴力不是世上最糟糕的事,無動於衷才是。」

曾幾何時,人們時常對於事不關己的人事物,因為怕麻煩而選擇冷眼旁觀,正如故事中的媽媽,當亨利基於正義的道德良知義正嚴詞地與媽媽溝通,而媽媽卻因為怕事而始終保守選擇忽視,就如同社會上普羅大眾的心態,那些我們因為不瞭解、與自身無關的人物與議題,或是因自我保護、利益糾葛而害怕惹事生非,許多人寧可選擇漠視,也不願意為真相與問題挺身而出。

「人無法離群索居,卻也不該過度依賴,我們才能勇敢寫下屬於自己的故事。」

媽媽在電影中扮演著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電影前半段的她,是個過度依賴兒子的單親母親,在亨利逝世之後,每天更是以淚洗面、渾渾噩噩過日子 ; 筆記本的出現,彷彿讓媽媽重新找到生活重心,化悲傷為力量的決心,驅使著自己義無反顧執行殺人計畫,但殺人是伸張正義的最好方式嗎?媽媽反覆思考著一個13歲孩子的單純想法,終於在最後體認到,擁有自我的判斷力、寫下屬於自己的故事,才是步上生活正軌的最佳途徑。

電影先以孩子的視角,道出社會暗處與人性的醜陋面,透過輕鬆詼諧的步調引人入勝,藉由關鍵事件帶出嚴肅的社會議題,不僅發人省思,更能讓觀眾切換於孩子與成人雙世代的思維,進而體現出獨立思考的重要性。

*本文為傳訊時代多媒體邀稿,文字版權為本人及傳訊共同擁有,非經同意不得轉載使用

*圖片均轉載自 IMDb